中国买家强势回归 澳房投资风头正健!

以Blacktown、帕拉玛塔、The Hills为首的地市掀起大悉尼区房建热潮(图片来源:NSW.GOV)
新移民及本地买家对澳房需求持续火爆,十一黄金周又迎来中国买家重新回归。冬春之交,悉尼现房清盘率多周盘踞于80%上方,供应短缺已经成为共识,一年3万套新房的供给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种种进展指向一个事实:澳房投资风头正健!
悉尼住建直逼历史峰值
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报道,上财年悉尼市建设新房超过3万套,上次出现如此高水平建筑活动还是在悉尼奥运会前。10月4日,新州规划部援引都市住房监测(Metropolitan Housing Monitor)的数据结果显示,大悉尼地区2015年7月到2016年6月之间,共建设完成30,191套房屋及公寓,是自1999-2000年以来最高数据,逼近当时的完工水平30,520套。
新州规划部长斯多克斯说,新房完工数的背后是强劲的本地经济、稳固的开发审批数,新州政府努力发放更多土地,建设基础设施来支持住房供应。“建更多的房子意味着悉尼人可以有机会在全市范围内买房”。
他指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帮助解决了多达1万套住房供应难题。上财年,大悉尼地区新房完工数增长10%。40%的新完工住宅位于六大行政区,分别是悉尼市(City of Sydney)、 Blacktown、Camden、帕拉玛塔(Parramatta)、利物浦(Liverpool)与The Hills。根据新州政府数据(如图),截至2016年6月一年内,大悉尼地区公寓审批数量及完工数均是房屋的两倍多。更多详细信息及地区数据点击。

住宅建设完成后将涌入市场,是否会对交易行情带来影响?至少目前来看还是十分稳固。据地产分析机构CoreLogic数据,9月悉尼房价涨0.8%,今年三季度,悉尼房价在上季6.8%的涨幅基础上进一步上扬3.5%。近12个月悉尼房价上涨10.2%,属各首府城市中最高,房价中值涨到78.5万澳元。2008年底以来,悉尼房价上涨了近95%。
1年新增3万套房,且截止时间是在二季度末,意味着新房源源不断地进入市场。但据CoreLogic,进入春季悉尼房市成交量反而下降15%,供应不足的形势更加凸显。供需失衡的背后,再次彰显出澳洲房市昂扬向上的基本命题。
十一黄金周中国买家回归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对悉尼公寓市场频发预警的资深开发商——澳洲首富特里古波夫散播新讯号。10月4日,据澳相关媒体,他表示,可以看到中国买家正重回市场,新投资者开始接手此前未能成功交割的公寓。
今年早些时候,由于澳洲银行收紧贷款标准,多地政府抬高房产税,而适逢中国政府加强限制资本外流,特里古波夫的梅里顿集团招架不住市场冷清形势,开始降价。梅里顿在悉尼的大部分楼房受到影响,取消的购房合同达30份。“很突然,这从未出现过”。
然而,中国的十一黄金周前,梅里顿集团明显感到来自中国大陆及本地的华人买家回流市场。“合同撤销的情况减少,我们找到了替代买家”,特里古波夫说,“我们每周要卖35-40套公寓,换手速度很快,一些项目的价格又提了上去”。
这背后,不可忽视的一个背景是,中国一线城市房价飙涨,正驱使更多投资者看向澳洲。
中国人置业版图变化
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报道,“金九银十”交界正是房产销售旺季,中国多地接连出台的楼市新政频频占据媒体头条。9月30日至10月2日,短短三天时间,北京、天津、成都、郑州等共计9个城市先后发布新楼市调控政策,多地重启限购限贷。政府努力施压的背后是涨不停、捂不住的房价。
今年八月,中国新建住宅价格持续上涨,70城市平均涨幅达到1.5%,为2009年以来最大上涨,当月的年涨幅达到9.2%。北上广深的房价已达到令人咋舌的地步,甚至出现“北京一套房可买日本一座楼”的说法。
将北京与东京房产并置的说法多少也反映出资产配置国际化视野下,对中国富人而言,投资置业已经不仅局限国内热点城市,他们开始看向有更佳置业环境、更高投资潜力的海外房。眼看国内房市高烧不止,中国投资者正衡量手头选项,加拿大、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华人关注的热点目的地市场行情受到密切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与澳大利亚关联性强、可比度高的海外房市近期行情变化正带来别样利好。英国方面,一场脱欧公投使得该国房产市场笼罩在经济不确定性的阴云之下。加拿大房价高企而泡沫增大,对于寻求稳妥投资的中国买家而言,似乎风险已高过吸引力,更何况还将面临政府架起的政策高墙。
本周一,加拿大政府宣布采取多项措施为全国大城市房价降温,尤其注意遏制外国投资者对房价泡沫的刺激作用,这包括拒绝同一年内买卖房产的外国人申请资本利得税豁免。据道琼斯新闻,加拿大金融部长毛诺(Bill Morneau)表示,新一轮政策举措意在解决大城市房产负担性下降的难题,并确保房市稳定。
截至今年8月的一年内,多伦多与温哥华房价分别涨33%与17%。日前瑞士银行将温哥华列为房市崩盘风险最高的城市,而外国买家是驱高房价的重要因素。
基底性力量——人口
从以上形势判断,十一黄金周前中国买家兴趣复苏并非偶然现象。更重要的是,澳洲房市的支住性力量——人口正持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澳最大机构投资者之一的昆士兰投资公司(QIC)最新分析显示,移民率上升,正推动澳洲人口恢复稳步增长。继2013年达到1.8%峰值后澳洲人口增长率持续回落,然而今年1季度呈现微略上升,由1.37%升到1.38%。

昆士兰投资公司(QIC)指出,截至1季末的一年内澳洲新增人口32.8万人,主要是受海外移民数量——由Q4季末的17.7万升到18.1万——驱动。按州来看,维州人口年增率最高1.94%,其次是新州的1.36%,昆州也由1.26%升到1.3%。
(郑重声明: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对本文保留全部著作权限,转发时请标注来源)
相关阅读
-
【4.21】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1人在悉尼CBD附近感染军团病后不幸死亡。新州卫生厅表示,目前已有12例确诊病例,他们均在3月13日至4月5日间去过悉尼CBD。
-
12人确诊,1人死亡!悉尼CBD“军团病”疫情持续扩散,卫生厅拉响警报
1人在悉尼CBD附近感染军团病后不幸死亡。新州卫生厅表示,目前已有12例确诊病例,他们均在3月13日至4月5日间去过悉尼CBD。
-
“链接世界. 共创未来”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推介会在悉尼举行
由中国贸促会(CCPIT)驻澳大利亚代表处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 3rd China International Supply Chain Expo ,3rd CISCE )推介会4月16日在悉尼成功举办。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推介会在悉尼举办
新华丝路悉尼4月16日电(记者李晓渝)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澳大利亚推介会16日在悉尼举行。活动中,中国贸促会驻澳大利亚代表处首席代表马磊作第三届链博会推介。中国贸促会驻澳大利亚代表处还与中澳有关机构现场签署合作备忘录。
-
【4.18】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由中国贸促会(CCPIT)驻澳大利亚代表处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 3rd China International Supply Chain Expo ,3rd CISCE )推介会4月16日在悉尼成功举办。
-
悉尼北区独立候选人Nicolette BOELE正式启动华人社区竞选活动 呼吁变革悉尼北岸政治格局
4月12日晚,悉尼Chatswood RSL俱乐部内灯火辉煌、人潮涌动,Bradfield选区无党派独立候选人Nicolette BOELE(卜妮可)在此与华裔选民和支持者展开深度交流,正式开启竞选活动。晚宴吸引了各界华人团体及媒体在内的百余人出席。
-
澳大利亚王阳明研究会会长:致力推动中澳文化理解与交流
“自2022年11月成立以来,澳大利亚王阳明研究会始终以传播阳明心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致力于推动中澳文化的理解与交流。”澳大利亚王阳明研究会会长王纬海8日在悉尼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
【4.11】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反对党领袖彼得·达顿本周表示,如果联盟党在即将到来的选举中获胜,将废除澳大利亚实施的新车燃油效率标准(NVES)。他认为,该政策通过提高大型家庭和小企业的车辆成本,实际上对消费者构成了一种“税负”。
免责声明:本网所发所有文章,包括本网原创、编译及转发的第三方稿件及评论,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交易操作或投资决定请询问专业人士。
热门点击
-
- 【4.21】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独家】ASX澳交所将迎来电动重卡概念第一股 Janus Electric将为市场带来怎样的新叙事?
-
- 12人确诊,1人死亡!悉尼CBD“军团病”疫情持续扩散,卫生厅拉响警报
-
- 浦东向“新”:全新开放平台撬动中国对外开放新维度
-
- 【异动股】VHM (ASX:VHM)暴涨:维州Goschen稀土矿砂项目获颁采矿许可证
-
- 关税战或导致波音蒙受巨额损失 中国商飞积极拓展市场 媒体称澳航等不排除未来购买中国飞机选项
-
- 【4.16】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链接世界. 共创未来”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推介会在悉尼举行
-
- 【异动股】RAREX (ASX:REE)发现中国市场以外稀有高品位镓矿 股价持续飙升
-
- ANZ澳新银行预测美国经济衰退可能性高达四成 美股短线波动收窄
-
- 【4.18】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签署十周年纪念活动在MA美驰澳大利亚举行
-
- 关税战或导致波音蒙受巨额损失 中国商飞积极拓展市场 媒体称澳航等不排除未来购买中国飞机选项
-
- 澳储行公布二月份议息会议纪要 对进一步降息持谨慎态度
-
- Coles调整生鲜促销和定价规划 或引发新一轮价格战